牛股配资app 让“无码不结算”成为药品销售绕不过的“硬杠杠”_医保_监管_医药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1:35 点击次数:104
□罗志华
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发布提示,7月1日起,买卖药品要扫“药品追溯码”,无码医保不结算。根据此前发布的《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》,2025年7月1日起,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,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,列入“无码库”管理,暂可进行医保结算;2026年1月1日起,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。(6月30日新华网)
7月1日这个时间节点,既是药品追溯码全面落地的起跑线,也是检验这项政策执行力的试金石。这项改革“急不得也慢不得”,要求从7月1日算起,半年内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,可限时倒逼行业迅速采取行动。另一方面,市场上仍存在一部分无追溯码药品,这些药品也需要一段时间消化。但必须看到,虽然为存量药品设置“无码库”作为过渡缓冲,但药品追溯码限期全覆盖的目标绝不能打折扣。
医药机构作为政策落地的一线参与者,必须承担起构建全链条追溯管理体系的主体责任。假如药品生产企业以成本难以承受或条件暂时不具备等为由要求“缓一缓”,导致医药机构时而使用、时而弃用药品追溯码,则药品追溯码的威力再强大,也无法堵塞选择性应用导致的安全漏洞。因此,医药机构要加速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升级,实现药品采购入库、存储调配、销售出库全流程绑定和使用药品追溯码。此外,医药机构还要开展全员实操培训,并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,确保药品追溯码能快速且无遗漏地扫码销售。
展开剩余45%消费者作为用药安全的最终受益者,正确和广泛运用药品追溯码也至关重要。消费者不仅要学会扫码查询结果,更要养成购药必查的监督习惯。只有“卖药必扫码,买药请验码”成为每次药品买卖的必经过程和自觉行动,才能形成全覆盖的群众监督网络,让任何试图在药品追溯体系上动手脚的行为均无所遁形。消费者在维护好自身利益的同时,也为社会完善药品和医保基金监管体系贡献出个人力量。
从长远看,“无码不结算”不应局限于医保场景,而且应该成为所有药品销售的基本规则。必须认识到,回流药、假劣药的流通渠道从不会给药品贴上“医保”或“自费”的标签。如果只有医保结算药品得到药品追溯码的严密监管,非医保结算药品就会变成不法分子重点围猎的目标。因此等条件进一步成熟,也要将非医保结算药品纳入药品追溯监管体系,最终让所有药品销售都必须经过药品追溯码的验证与监管。
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“身份证”,对维护药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通过扫码验证牛股配资app,可以精确掌握药品生产与销售信息,了解药品从哪里生产,销售到哪里,以及是否经过药贩子插手等,均能做到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,生产销售假药、倒卖“回流药”等违法行为就很容易被识破。让“无码不结算”成为药品销售不能绕过的监管“硬杠杠”,药品质量和医保基金监管就会进入一个全新时代。
发布于:广东省